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进一步规范汽车和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3:44:38  浏览:845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进一步规范汽车和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通知

商务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海关总署等


关于进一步规范汽车和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通知

商产发[2012]318号



  为进一步转变汽车和摩托车出口发展方式,提高出口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依据《对外贸易法》、《海关法》、《商检法》、《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认证认可条例》,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决定对汽车和摩托车(含非公路用两轮摩托车、全地形车,产品目录见附件1、2)生产企业实行出口资质管理,对出口经营企业实行生产企业授权经营管理,并对生产企业授权实行分类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出口资质的生产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一)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应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具备有效的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

  (二)低速汽车生产企业应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三)非公路用两轮摩托车生产企业应具备有效的ISO9000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国家推行的自愿性产品认证或相关国际认证。

  (四)全地形车生产企业应具备有效的ISO9000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相关国际认证。

  (五)所有产品类别的生产企业须具备与出口保有量相适应的维修服务能力。

  二、分类管理

  (一)自2013年起,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依据对生产企业上报的境外售后维修服务网点 的审核情况、企业出口规模,对生产企业出口授权实行分类管理。

  符合出口资质条件的生产企业,可根据自身所属企业分类,授权一定数量的出口经营企业(含企业集团所属的进出口公司)出口本企业的产品;双方须在授权约定中对出口产品的质量保证、售后服务等连带法律责任予以明确。

  (二)2013年汽车和摩托车生产企业分类管理标准。

  1、汽车生产企业。

  一类企业(可授权出口经营企业7家):境外售后维修服务网点达到50个;且年出口(2011年出口量或以2012年上半年所折算的全年出口量,下同)达到10000辆的乘用车、载货车、低速汽车生产企业,年出口达到2000辆的大中型客车生产企业。

  二类企业(可授权出口经营企业5家):境外售后维修服务网点达到10个;且年出口达到2000辆的乘用车生产企业、年出口达到1000辆的大中型客车生产企业、年出口达到5000辆的载货车、低速汽车生产企业。

  三类企业(可授权出口经营企业3家):境外售后维修服务网点达到5个;且年出口达到500辆的乘用车生产企业、年出口达到200辆的大中型客车生产企业、年出口达到1000辆的载货车、低速汽车生产企业。

  四类企业(可授权出口经营企业1家):不满足第一、二、三类企业要求,但建有境外售后维修服务网点的汽车生产企业。

  五类企业(仅限自营出口):未建有境外售后维修服务网点的汽车生产企业。

  2、摩托车(含非公路用两轮摩托车、全地形车)生产企业。

  一类企业(可授权5家出口经营企业):境外售后维修服务网点达到10个,且年出口达到100000辆的摩托车和非公路用两轮摩托车生产企业;境外售后维修服务网点达到5个、且年出口达到10000辆的全地形车生产企业。

  二类企业(可授权3家出口经营企业):境外售后维修服务网点达到5个,且年出口达到10000辆的摩托车和非公路用两轮摩托车生产企业;境外售后维修服务网点达到3个,且年出口达到5000辆的全地形车生产企业。

  三类企业(可授权1家出口经营企业):不满足第一、二类企业要求,但建有境外售后维修服务网点的摩托车生产企业。

  四类企业(仅限自营出口):未建有境外售后维修服务网点的摩托车生产企业。

  对于同时生产多种汽车或摩托车车型的企业,以其可授权出口经营企业最多的汽车或摩托车车型为参照标准,确定其所属企业分类。

  (三)商务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依据出口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分类管理标准。2014年起,未建有境外售后维修服务网点的生产企业不得授权或自营出口。

  三、申报程序

  (一)符合条件的生产企业须于每年9月10日前,将申请表(见附件3、4)、海关报关单复印件等出口证明材料、企业境外售后维修服务网点总体建设及变动情况,报至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机电办)。

  (二)各地商务主管部门(机电办)对企业材料进行初核并征求当地海关意见后,将相关材料和汇总表(见附件5、6)于9月30日前报至商务部(产业司)。

  (三)商务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于每年10月公示下一年度《符合申领汽车和摩托车出口许可证条件企业名单》(以下简称《名单》),并于12月正式发布。

  四、资质管理的执行

  (一)每年12月15日起,商务部授权的许可证发证机构凭《名单》开始发放下一年度出口许可证。出口许可证适用于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边境贸易、捐赠方式出口的汽车和摩托车。

  (二)企业持合同、出口许可证等必要凭证和批准文件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出口汽车和摩托车产品应在生产地检验,并通过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生产企业质量保证工作的检查。

  进口国对汽车和摩托车产品有准入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企业须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提交所出口产品符合相应准入要求的证明;进口国准入法律法规不明确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按照质检总局指定的相关技术规范实施检验。

  (三)企业持出口许可证和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出境货物通关单》向海关办理出口手续。

  (四)商务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根据出口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经营情况、《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情况、出口产品日常检验和监管情况、企业强制性产品认证情况,适时提出预警,并动态调整《名单》。

  (五)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情况可对其进行通报、警告、暂停或取消从事汽车或摩托车出口资格。

  1、提供虚假资质证明材料的;

  2、其产品被相关部门认定为侵犯知识产权的;

  3、伪造生产企业授权证明的;

  4、出口非自产或非授权企业产品的;

  5、出口产品在国外有重大质量事件并对我国出口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

  6、有其他违反本通知规定行为和不诚信行为的。

  (六)出口企业可向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举报违法违规企业。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并作出相应处理。

  五、其他事项

  (一)为鼓励发展与边境接壤国家的贸易,边境地区有关省、自治区可推荐当地1-2家有实力的出口经营企业,明确与重点生产企业(一类和二类生产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和目标出口市场后申报,此类授权不受生产企业出口授权数量限制,但生产企业在同一目标市场不得重复进行此类授权。每年申报时,当地管理部门须同时报送上一年度所推荐的出口经营企业的出口经营情况。

  (二)企业以工程承包方式出口汽车和摩托车,须凭中标文件等相关证明材料申领出口许可证;企业出口非原产于中国的进口汽车、摩托车,须凭进口海关单据和出口合同申领出口许可证。

  摩托车发动机和车架出口经营企业须凭具有出口资质的摩托车生产企业提供的证明(格式见附件7)申领出口许可证。

  (三)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关于规范汽车出口秩序的通知》(商产发[2006]629号)、《关于规范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通知》(商机电发[2005]699号)和《关于规范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补充通知》(商机电发[2006]44号)同时废止。

  附件:1.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的汽车产品目录
     2.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的摩托车产品目录
     3.符合申领汽车出口许可证条件企业申请表
     4.符合申领摩托车出口许可证条件企业申请表
     5.符合申领汽车出口许可证条件企业名单申请汇总表
     6.符合申领摩托车出口许可证条件企业名单申请汇总表
     7.摩托车发动机和车架出口证明
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b/e/201209/20120908326653.html



商  务  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海 关 总 署
质 检 总 局
国 家 认 监 委
2012年9月6日



附件1

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的汽车产品目录

产品类别 海关编码 名称

大中型客车 8702109100 30座及以上大型客车(柴油型,指装有柴油或半柴油发动机的30座及以上的客运车 )
8702109201 20≤座≤23装有压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客车
8702109290 24≤座≤29装有压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客车
8702109300 10≤座≤19装有压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客车
8702901000 30座及以上大型客车(其他型,指装有其他发动机的30座及以上的客运车)
8702902001 20≤座≤23装有非压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客车
8702902090 24≤座≤29装有非压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客车
8702903000 10≤座≤19装有非压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客车
8706003000 大型客车底盘(装有发动机的)
乘用车 轿车 8703213001 排气量≤1升的装有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小轿车
8703213090 排气量≤1升的装有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的成套散件
8703223001 1<排量≤1.5升带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
8703223090 1<排量≤1.5升带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的成套散件
8703234101 1.5<排量≤2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
8703234190 1.5<排量≤2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的成套散件
8703235101 2<排量≤2.5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
8703235190 2<排量≤2.5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的成套散件
8703236101 2.5<排量≤3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
8703236190 2.5<排量≤3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的成套散件
8703241101 3<排量≤4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
8703241190 3<排量≤4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的成套散件
8703242101 排气量>4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
8703242190 排气量>4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的成套散件
8703311101 排气量≤1升的装有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
8703311190 排气量≤1升的装有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的成套散件
8703312101 1升<排气量≤1.5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
8703312190 1升<排气量≤1.5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的成套散件
8703321101 1.5<排量≤2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
8703321190 1.5<排量≤2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的成套散件
8703322101 2<排量≤2.5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
8703322190 2<排量≤2.5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的成套散件
8703331101 2.5<排量≤3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
8703331190 2.5<排量≤3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的成套散件
8703332101 3<排量≤4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
8703332190 3<排量≤4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的成套散件
8703336101 排量>4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
8703336190 排量>4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轿车的成套散件
乘用车(不含轿车) 8703214001 排量≤1升的带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越野车(4轮驱动)
8703214090 排量≤1升的带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越野车(4轮驱动)的成套散件
8703215001 排量≤1升的带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小客车(9座及以下)
8703215090 排量≤1升的带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小客车的成套散件(9座及以下)
8703219001 排量≤1升的带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车辆
8703219090 排量≤1升的带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车辆的成套散件
8703224001 1<排量≤1.5升带点燃往复活塞内燃发动机四轮驱动越野车
8703224090 1<排量≤1.5升带点燃往复活塞内燃发动机四轮驱动越野车的成套散件
8703225001 1<排量≤1.5升带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客车(≤9座)
8703225090 1<排量≤1.5升带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客车的成套散件(≤9座)
8703229001 1<排量≤1.5升带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其他车
8703229090 1<排量≤1.5升带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其他车的成套散件
8703234201 1.5<排量≤2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越野车(4轮驱动)
8703234290 1.5<排量≤2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越野车的成套散件(4轮驱动)
8703234301 1.5<排量≤2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客车(9座及以下的)
8703234390 1.5<排量≤2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客车的成套散件(9座及以下的)
8703234901 1.5<排量≤2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车辆
8703234990 1.5<排量≤2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车辆的成套散件
8703235201 2<排量≤2.5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越野车(4轮驱动)
8703235290 2<排量≤2.5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越野车的成套散件(4轮驱动)
8703235301 2<排量≤2.5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客车(9座及以下的)
8703235390 2<排量≤2.5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小客车的成套散件(9座及以下的)
8703235901 2<排量≤2.5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车辆
8703235990 2<排量≤2.5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车辆的成套散件
8703236201 2.5<排量≤3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越野车(4轮驱动)
8703236290 2.5<排量≤3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越野车的成套散件(4轮驱动)
8703236301 2.5<排量≤3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客车(9座及以下的)
8703236390 2.5<排量≤3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客车的成套散件(9座及以下的)
8703236901 2.5<排量≤3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车辆
8703236902 2.5<排量≤3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非4轮驱动越野车
8703236991 2.5<排量≤3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非4轮驱动越野车成套散件
8703236999 2.5<排量≤3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车辆的成套散件
8703241201 3<排量≤4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越野车(4轮驱动)
8703241290 3<排量≤4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越野车的成套散件(4轮驱动)
8703241301 3<排量≤4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小客车(9座及以下的)
8703241390 3<排量≤4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小客车的成套散件(9座及以下的)
8703241901 3<排量≤4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车辆
8703241902 3<排量≤4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非4轮驱动越野车
8703241991 3<排量≤4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非4轮驱动越野车成套散件
8703241999 3<排量≤4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车辆的成套散件
8703242201 排气量>4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越野车(4轮驱动)
8703242290 排气量>4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越野车的成套散件(4轮驱动)
8703242301 排气量>4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小客车(9座及以下的)
8703242390 排气量>4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小客车的成套散件(9座及以下的)
8703242901 排量>4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车辆
8703242902 排量>4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非4轮驱动越野车
8703242991 排量>4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非4轮驱动越野车成套散件
8703242999 排量>4升装点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车辆的成套散件
8703311901 排量≤1升的装有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车辆
8703311990 排量≤1升的装有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车辆的成套散件
8703312201 1升<排气量≤1.5升装压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越野车(4轮驱动)
8703312290 1升<排气量≤1.5升装压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越野车的成套散件(4轮驱动)
8703312301 1升<排气量≤1.5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客车(9座及以下的)
8703312390 1升<排气量≤1.5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客车的成套散件(9座及以下的)
8703312901 1升<排量≤1.5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车辆
8703312990 1升<排量≤1.5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车辆的成套散件
8703321201 1.5<排量≤2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越野车(4轮驱动)
8703321290 1.5<排量≤2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越野车的成套散件(4轮驱动)
8703321301 1.5<排量≤2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客车(9座及以下的)
8703321390 1.5<排量≤2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客车的成套散件(9座及以下的)
8703321901 1.5<排量≤2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车辆
8703321990 1.5<排量≤2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车辆的成套散件
8703322201 2<排量≤2.5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越野车(4轮驱动)
8703322290 2<排量≤2.5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越野车的成套散件(4轮驱动)
8703322301 2<排量≤2.5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客车(9座及以下的)
8703322390 2<排量≤2.5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客车的成套散件(9座及以下的)
8703322901 2<排量≤2.5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车辆
8703322990 2<排量≤2.5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车辆的成套散件
8703331201 2.5<排量≤3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越野车(4轮驱动)
8703331290 2.5<排量≤3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越野车的成套散件(4轮驱动)
8703331301 2.5<排量≤3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客车(9座及以下的)
8703331390 2.5<排量≤3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客车的成套散件(9座及以下的)
8703331901 2.5<排量≤3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车辆
8703331902 2.5<排量≤3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非4轮驱动越野车
8703331991 2.5<排量≤3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非4轮驱动越野车成套散件
8703331999 2.5<排量≤3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车辆的成套散件
8703332201 3<排量≤4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越野车(4轮驱动)
8703332290 3<排量≤4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越野车的成套散件(4轮驱动)
8703332301 3<排量≤4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客车(9座及以下的)
8703332390 3<排量≤4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客车的成套散件(9座及以下的)
8703332901 3<排量≤4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车辆
8703332902 3<排量≤4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非4轮驱动越野车
8703332991 3<排量≤4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非4轮驱动越野车成套散件
8703332999 3<排量≤4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其他载人车辆的成套散件
8703336201 排量>4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越野车(4轮驱动)
8703336290 排量>4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越野车的成套散件(4轮驱动)
8703336301 排量>4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客车(9座及以下的)
8703336390 排量>4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客车的成套散件(9座及以下的)
8703336901 排量>4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其他载人车辆
8703336902 排量>4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非4轮驱动越野车
8703336991 排量>4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非4轮驱动越野车成套散件
8703336999 排量>4升装压燃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其他载人车辆的成套散件
8703900001 其他型排气量≤1升的其他载人车辆
8703900002 其他型1.5升<排气量≤2升的其他载人车辆
8703900003 其他型2升<排气量≤2.5升的其他载人车辆
8703900004 其他型2.5升<排气量≤3升的其他载人车辆
8703900005 其他型3升<排气量≤4升的其他载人车辆
8703900006 其他型排气量>4升的其他载人车辆
8703900007 其他型1升<排气量≤1.5升的其他载人车辆
8703900014 其他型2.5升<排气量≤3升的小轿车、越野车
8703900015 其他型3升<排气量≤4升的小轿车、越野车
8703900016 其他型排气量>4升的小轿车、越野车
载货车、低速汽车 8704210000 柴油型其他小型货车(装有压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型指车辆总重量≤5吨)
8704223000 柴油型其他中型货车(装有压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中型指5<车辆总重量<14吨 )
8704224000 柴油型其他重型货车(装有压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重型指14≤车辆总重≤20吨)
8704230001 固井水泥车、压裂车、混砂车底盘(车辆总重量>35吨,装驾驶室)
8704230002 起重≥55吨汽车起重机用底盘(装有压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
8704230003 车辆总重量≥31吨清障车专用底盘
8704230090 柴油型的其他超重型货车(装有压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超重型指车辆总重量>20吨)
8704310000 总重量≤5吨的其他货车(汽油型,装有点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
8704323000 5吨<总重量≤8吨的其他货车(汽油型,装有点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
8704324000 总重量>8吨的其他货车(汽油型,装有点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
8704900000 装有其他发动机的货车
8706002100 车辆总重量≥14吨的货车底盘(装有发动机的)
8706002200 车辆总重量<14吨的货车底盘(装有发动机的)
8706009000 其他机动车辆底盘(装有发动机的,编号8701,8703和8705所列车辆用)
8701200000 半挂车用的公路牵引车



附件2
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的摩托车产品目录
产品类别 海关编码 名称
摩托车、非公路用两轮摩托车 8711100010 微马力摩托车及脚踏两用车(装有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微马力指排气量=50cc)
8711201000 小马力摩托车及脚踏两用车(装有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马力指50cc<排气量≤100cc)
8711202000 小马力摩托车及脚踏两用车(装有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马力指100cc<排气量≤125cc)
8711203000 小马力摩托车及脚踏两用车(装有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马力指125cc<排气量≤150cc)
8711204000 小马力摩托车及脚踏两用车(装有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马力指150cc<排气量≤200cc)
8711205000 小马力摩托车及脚踏两用车(装有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小马力指200cc<排气量≤250cc)
8711301000 小马力摩托车及脚踏两用车(装有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250cc<排气量≤400cc)
8711302000 小马力摩托车及脚踏两用车(装有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400cc<排气量≤500cc)
8711400000 500<排量≤800毫升装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摩托车及脚踏两用车
8711500000 800毫升<排量装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摩托车及脚踏两用车
全地形车 8703101100 全地形车
摩托车发动机和车架 8407310000 排气量≤50cc往复式活塞引擎(87章所列车辆用的点燃往复式活塞发动机,不超过50cc)
8407320000 50cc<排气量≤250cc往复式活塞引擎(第87章所列车辆用的点燃往复式活塞发动机)
8714190010 摩托车架



附件3
符合申领汽车出口许可证条件企业申请表
企业名称
申报类别
(包括:乘用车(不含轿车)、轿车、大中型客车、载货车、低速汽车)
企业海关注册编码
企业进出口经营权代码
是否具有底盘生产资格
企业性质
(国有、民营、合资、外商独资)
上年度出口情况 出口数量、金额及增长率
其中:自营出口数量及金额 代理出口数量及金额
拥有哪些在国外注册的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出口比例
下一年度授权出口经营企业名单 序号 企业名称 企业海关
注册编码 进出口经营权代码
1
2
3
4
5
6
7
法人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企业盖章

年 月 日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附件4
符合申领摩托车、非公路用两轮摩托车、全地形车
出口许可证条件企业申请表
企业名称
申请类别
(包括:摩托车、非公路用两轮摩托车、全地形车)
企业海关注册编码
企业进出口经营权代码
企业性质
(国有、民营、合资、外商独资)
上年度出口情况 出口数量、金额及增长率
其中:自营出口数量及金额 代理出口数量及金额
拥有哪些在国外注册的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出口比例
下一年度授权出口经营企业名单 序号 企业名称 企业海关
注册编码 进出口经营权代码
1
2
3
4
5
法人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企业盖章

年 月 日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附件5
符合申领汽车出口许可证条件企业申请汇总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电办名称及盖章:
序号 生产企业 授权出口经营企业
名称 企业海关注册编码 进出口经营权代码 申报类别 名称 企业海关注册编码 进出口经营权代码





地方机电办联系人: 联系电话:


附件6
符合申领摩托车、非公路用两轮摩托车、全地形车出口许可证条件生产企业申请汇总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电办名称及盖章:
序号 生产企业 授权出口经营企业
名称 企业海关注册编码 进出口经营权代码 申报类别 名称 企业海关注册编码 进出口经营权代码





地方机电办联系人: 联系电话:




附件7

摩托车发动机和车架出口证明

20 年 月 日至20 年 月 日 单位(企业海关注册编码 )出口的摩托车发动机/车架(型号 )质量可靠,同意出口。
特此证明。




证明单位(公章):
法人代表(签字):
20 年 月 日

出口国家和地区为: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公安机关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

公安部


公安机关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

第 84 号

《公安机关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已经2005年11月7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公安部部长 周永康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安机关鉴定人资格登记管理工作,适应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司法公正的需要,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安机关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鉴定人,是指依法取得鉴定人资格并被公安机关鉴定机构聘任,从事法医类、痕迹检验、理化检验、文件检验、声像资料检验、电子物证检验、心理测试和警犬鉴别等检验鉴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鉴定,是指公安机关鉴定机构及其鉴定人为解决案(事)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论和成果,依法对有关的人身、尸体、生物检材、痕迹、物品等,进行检验、出具鉴定意见的科学实证活动。

第四条 鉴定人登记管理工作,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遵循依法、公正、及时的原则,保证登记管理工作规范、有序、高效。

第二章 登记管理部门

第五条 公安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设立或者指定统一的登记管理部门,负责公安机关鉴定人鉴定资格的审核登记、年审、变更、注销、复议、名册编制与公告、监督管理与处罚等。

第六条 公安部登记管理部门负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以及部属科研机构、院校、专业技术协会的鉴定人的登记管理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登记管理部门负责所属地市级、县级公安机关,以及省级公安机关所属院校、医院、专业技术协会的鉴定人的登记管理工作。

第七条 登记管理部门不得收取鉴定资格登记申请人和鉴定人的任何登记管理费用。

登记管理部门的有关业务经费分别列入公安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的年度经费预算。

第三章 资格登记

第八条 公安机关鉴定机构的鉴定人,经登记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取得《鉴定人资格证书》,方可从事鉴定工作。

《鉴定人资格证书》由公安部统一制作。

《鉴定人资格证书》有效期限为五年,自颁发之日起计算。

第九条 个人申请鉴定人资格,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职或者离退休的具有专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人民警察;

(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人民警察职业道德;

(三)具有与所申请从事鉴定业务相关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具有与所申请从事鉴定业务相关的法医官、鉴定官专业技术职务执业资格或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从事相关工作五年以上;或者具有与所申请从事鉴定业务相关工作十年以上经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

(四)所在机构已经取得或者正在申请《鉴定机构资格证书》;

(五)身体状况良好,适应鉴定工作需要。

第十条 个人申请鉴定人资格,应当向登记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鉴定人资格登记申请表》;

(二)学历证明和专业技能培训《结业证书》复印件;

(三)法医官、鉴定官聘任证书或者《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

(四)个人从事与申请鉴定业务有关的工作总结;

(五)登记管理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个人申请鉴定人资格,由所在鉴定机构向登记管理部门提交申请登记材料。

第十一条 登记管理部门收到申请登记材料后,应当在二十日内作出是否授予鉴定资格的决定,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至三十日。提交申请材料不全的,期限从补齐材料之日起计算。

登记管理部门对符合登记条件的,应当作出授予鉴定资格的决定,在十日内颁发《鉴定人资格证书》;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应当作出不授予鉴定资格的决定。

第四章 年度审验

第十二条 登记管理部门每两年对鉴定人资格审验一次。

年度审验时,鉴定人应当填写《鉴定人资格年度审验表》,连同《鉴定人资格证书》一并交由鉴定人所在鉴定机构,逐级向登记管理部门集中报送。

第十三条 登记管理部门收到鉴定人年度审验材料后,应当在十五日内作出审验是否合格的决定。

登记管理部门对年度审验合格的,在《鉴定人资格证书》上加盖“年度审验合格章”,并及时将《鉴定人资格证书》送达鉴定人所在鉴定机构;对年度审验不合格的,暂扣其《鉴定人资格证书》,并及时将《年度审验不合格通知书》送达鉴定人所在鉴定机构。

第十四条 鉴定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年度审验不合格:

(一)所审验年度内未从事鉴定工作的;

(二)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或者培训不合格的;

(三)未经所在鉴定机构同意擅自受理鉴定的;

(四)因违反技术规程出具错误鉴定意见的;

(五)同一审验年度内被鉴定委托人正当投诉两次以上的。

第五章 资格的变更、注销

第十五条 鉴定人调换鉴定机构,以及增减登记鉴定项目或者鉴定专业内容,应当向登记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

第十六条 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跨鉴定机构调动工作的,鉴定人应当填写《鉴定人变更登记申请表》,由调出鉴定机构将该申请表转交原登记管理部门。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动工作的,鉴定人应当填写《鉴定人变更登记申请表》,由调出鉴定机构将该申请表转交原登记管理部门,原登记管理部门负责将鉴定人的档案和《鉴定人变更登记申请表》寄给调入地登记管理部门。

第十七条 登记管理部门收到鉴定人变更登记申请后,应当在十五日内作出是否准予变更登记的决定。

准予变更登记的,登记管理部门收回原《鉴定人资格证书》,重新颁发《鉴定人资格证书》;不准予变更登记的,应当向申请变更登记的鉴定人说明理由。

第十八条 鉴定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主动向登记管理部门申请注销资格,登记管理部门也可以直接注销其鉴定资格:

(一)连续两年未从事鉴定工作的;

(二)无正当理由,三年以上没有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

(三)年度审验不合格在责令改正期限内没有改正的;

(四)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作证的;

(五)提供虚假证明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骗取登记的;

(六)同一审验年度内出具错误鉴定意见两次以上的;

(七)违反保密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

(八)登记管理部门书面警告后仍在其他鉴定机构兼职的;

(九)限制行为能力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

第十九条 鉴定人的鉴定资格注销后,登记管理部门应当向鉴定人所在单位发出《注销鉴定人资格通知书》,收回《鉴定人资格证书》。

第二十条 因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一)、(二)、(三)、(四)款被注销鉴定资格的,具备登记条件或者改正后,可以重新申请鉴定人资格。

因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五)、(六)、(七)、(八)、(九)款被注销鉴定资格的,被注销鉴定资格之日起一年内不得申请鉴定人资格。

第六章 复 议

第二十一条 个人对登记管理部门作出不授予鉴定资格、年度审验不合格、不予变更登记、注销鉴定资格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有关通知后的三十日内向登记管理部门申请复议。

第二十二条 登记管理部门接到有关复议申请后,应当以集体研究方式进行复议,在十五日内作出决定,并送达申请复议人及其所在单位。

第七章 名册编制与公告

第二十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登记管理部门,应当将本地鉴定人的登记情况报公安部登记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公安部登记管理部门应当将授予鉴定资格的人员编入《公安机关鉴定人名册》。

公安部登记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抄送《公安机关鉴定人名册》和鉴定人资格变更、注销情况。

第二十五条 登记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鉴定人档案。

鉴定人档案包括本办法第十条第(一)至(五)项,以及鉴定人资格的年度审验、变更、注销等资料。

第二十六条 登记管理部门应当在公安部公报和人民公安报上对《公安机关鉴定人名册》和鉴定人资格变更、注销情况进行公告。必要时,还应当提供给其他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刊登。

第八章 监督管理与处罚

第二十七条 鉴定人应当在登记管理部门核准登记的鉴定范围内从事鉴定工作。

未取得《鉴定人资格证书》、未通过年度审验,以及鉴定资格被注销的人员,不得从事鉴定工作。

第二十八条 登记管理部门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举报、投诉鉴定人的,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依法进行处理。

第二十九条 鉴定人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情节轻微的,除适用第十四条外,登记管理部门还可以依法给予书面警告、责令改正的处罚。责令改正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三个月。

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身不授予鉴定资格:

(一)故意出具虚假鉴定意见的;

(二)严重违反规定,出具两次以上错误鉴定意见并导致冤假错案的;

(三)受过开除警籍或者开除公职处分的。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铁路、交通、民航、森林公安机关及海关缉私部门的鉴定人登记管理工作,依照本办法规定向所在地公安机关登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本办法实施以前公安部发布的规章中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联合声明

中国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联合声明


一、应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统佩尔韦兹·穆沙拉夫的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1月23日至26日对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进行了国事访问。

二、胡锦涛主席同穆沙拉夫总统举行了正式会谈。胡锦涛主席还会见了总理肖卡特·阿齐兹、参议院主席伊拉希·巴赫什·苏姆罗和国民议会议长乔杜里·阿米尔·侯赛因。两国领导人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就进一步加强中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三、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与巴基斯坦社会各界人士广泛接触。胡锦涛主席在伊斯兰堡就中巴关系发表了题为《弘扬传统友谊 深化全面合作》的演讲,会见了巴基斯坦工商界人士和友好团体。胡锦涛主席及其代表团还访问了旁遮普省拉合尔市,并出席了传统的拉合尔市民招待会。

四、两国领导人满意地回顾了中巴关系55年的发展历程。双方一致认为,全天候友谊和全方位合作已成为中巴关系的显著特征。中巴友好合作关系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友好相处的典范。

五、双方认为,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继续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巴加强睦邻友好、开展互利合作、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六、中方强调,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巴关系是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将继续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巴关系,愿与巴方共同努力,推动中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再上新台阶。中方感谢巴方在台湾、西藏、人权等问题上给予中方的宝贵支持。

七、巴方强调,对华关系是巴外交政策的基石,对华友好是巴举国上下的共识。巴方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巴经济建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对华友好政策,不断拓展和深化双边各领域互利合作。

八、中方重申尊重巴基斯坦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赞赏并支持巴基斯坦为促进南亚和平与稳定、捍卫国家主权和独立所做的努力。巴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重申继续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完全支持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九、双方重申2003年两国元首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关于双边合作发展方向的联合宣言》对深化双边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其顺利实施表示满意。双方高度评价2005年4月两国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认为该条约的签署和生效为中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奠定了重要法律基础。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积极落实条约有关规定,推动双边关系务实发展。

十、双方一致认为,两国领导人保持高层互访和接触对双边关系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双方决定进一步加强政府各部门、议会、政党、知识界、思想库、军队和人民之间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全面合作。双方同意继续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保持沟通与协调,共同维护两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

十一、双方同意有必要加强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巴基斯坦计划委员会之间的定期磋商。

十二、双方认为,两国经贸合作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双方对瓜达尔港等各类经济合作项目取得的进展深感满意,决定积极推进已经商定的合作项目。

十三、双方高度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相信该协定将推动双边贸易均衡发展。双方决定加快服务贸易谈判,使关于商品和服务业的自由贸易协定更加全面。双方同意今后五年将双边贸易额提升到150亿美元以上。

十四、双方高度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经贸合作五年(2007-2011)发展规划》的签署,相信该协议将为两国在农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矿业、能源、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业、教育和技术合作等领域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发挥重要作用。

十五、双方决定责成有关部门认真执行上述协定,确保不断提升中巴经贸合作水平。

十六、双方注意到两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合作成果和潜力,决定进一步加强在家电、汽车、纺织等领域的合作。双方对中巴企业合资在巴建设“海尔-鲁巴经济区”表示欢迎和支持。在此背景下,双方愿进一步探讨在互利基础上建设其它工业和高科技园区的可行性。

十七、双方满意地回顾了2006年2月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石油和自然资源部关于能源领域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在能源合作方面所取得的积极进展。中方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中国企业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兴建炼油厂、油气储备设施等领域与巴方开展互利合作。中方企业愿意在平等互利、合作双赢基础上参与瓜达尔能源经济区建设。双方还同意根据上述框架协议加强在矿物燃料、煤炭、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等能源领域以及采矿和资源领域的全面合作。

十八、双方愿意进一步深化农业领域的全面合作,分享两国农业发展的经验,加强农业技术,尤其是农产品加工、农药、滴灌和渔业等方面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科技企业到巴投资。

十九、双方同意加强信息产业领域的合作,中方愿与巴方分享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技术、装备、服务等方面向巴方提供支持。双方决定在巴合作建设软件产业园区,并就铺设中巴光缆进行可行性研究。

二十、双方愿意进一步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中方愿与巴方分享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累的经验,推动中国企业参与巴基础设施建设。

二十一、双方高度重视扩大人文领域交流与合作,包括文化、人力资源开发、教育、职业培训等领域。双方同意加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中方愿意向巴方拟建的一所理工大学和传媒大学提供教师、管理人员等支持,逐步扩大互派留学生及访问学者的规模。中方决定今后五年内邀请500名巴基斯坦青年赴华交流。

二十二、双方认识到加强金融领域合作对于推动中巴各领域合作的重要意义,决定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巴方邀请中方银行在巴基斯坦开展业务。双方欢迎两国金融机构设立中巴联合投资公司。

二十三、双方注意到旅游业是两国快速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合作潜力巨大。双方一致同意加强旅游领域合作,共同开发旅游市场。

二十四、为进一步促进中国西部地区与巴基斯坦的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中方同意巴方在成都增设总领事馆。

二十五、双方对近年来两国防务部门和军队之间进行的多层次、多领域深入合作感到满意,积极评价2006年2月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国防部合作框架协议》对促进两军合作的重要作用,决定继续开展包括团组互访、防务磋商、人员培训等全方位合作。

二十六、双方认为,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对地区和平、稳定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重申决心在双边和多边框架内开展实质性合作,共同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安全。

二十七、双方广泛讨论了国际和地区形势,一致认为,世界各国应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应充分保障各国根据本国国情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和平等发展的权利;应该通过对话和合作和平解决分歧与争端,而不应任意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联合国改革旨在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和团结,应当优先重视发展问题。安理会改革应充分考虑广大会员国的利益;通过广泛和深入的协商找到各方均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二十八、双方承诺继续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沟通与协调,进行有效配合与合作,共同致力于加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全球化进程中维护自身的权益,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繁荣。

二十九、双方积极支持对方参与亚洲的跨区域、区域和次区域合作。中方欢迎巴基斯坦成为亚欧会议成员,巴方欢迎中国成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观察员。双方表示愿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亚洲合作对话、东盟地区论坛、上海合作组织、亚欧会议等区域性和跨区域组织为平台,扩大互利合作,共同推进区域合作进程。
三十、访问期间,双方签订了以下合作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巴基斯坦在成都开设总领事馆的换文》;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经贸合作五年发展规划》;

4、《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

5、《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友谊中心项目的立项换文》;

6、《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地震灾区援建学校、医院的立项换文》;

7、《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瓜达尔港一期工程竣工交接证书》;

8、《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文化协定二00七至二00九年执行计划》;

9、《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巴基斯坦财政部关于设立中巴联合投资公司的谅解备忘录》;

10、《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与巴基斯坦财政部关于双边合作融资保障的框架协议》;

11、《喀喇昆仑公路修复改造项目融资备忘录》;

12、《喀喇昆仑公路雷科特至红其拉甫段改造项目合同协议书》;

13、《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与巴基斯坦塔克西拉重型工业公司合作框架协议》;

14、《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和巴基斯坦石油资源部关于授予巴斯卡和东巴哈瓦普尔区块勘探许可证的协议》;

15、《华为公司与巴基斯坦移动通讯有限公司关于GSM900/1800扩容项目深化合作谅解备忘录》;

16、《巴基斯坦山达克东矿体勘探开发协议》;

17、《中国轻骑集团与巴基斯坦国民银行关于总统就业计划的合作协议》;

18、《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与巴基斯坦安格鲁化学公司关于聚氯乙烯(PVC)联合装置项目合同》。

三十一、双方高度评价胡锦涛主席此次访巴取得的丰硕成果,认为访问对巩固中巴传统友谊、深化全面合作具有里程碑意义。

三十二、胡锦涛主席感谢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的热情友好款待,并邀请穆沙拉夫总统方便时再次访华。穆沙拉夫总统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二00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伊斯兰堡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